苏州海归医生:不走寻常路,创新摘星辰
□ 本报记者 沈峥嵘
张力元,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总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放射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放射生物免疫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0年5月29日,一位年轻的中国医生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术盛宴——第56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2020)年会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会上,由张力元主导发布的“布拉格治疗”兼具前瞻性与开创性,运用高效低毒的方法有效治疗了一些难治性恶性肿瘤,得到各国专家们的认可。
今年43岁的张力元出生在云南,是哈尼族人,在他看来,一个少数民族少年走出大山走宽走远人生道路,源于禀赋更依托求索:好奇、勤思、求变,其中最核心之意如其名“力元”,努力执牛耳、力做开创者,要做精诚的大医,全力造福患者。
从云南到哈佛到苏州:
创新思维是好医生的灵魂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雄奇壮观的哈尼梯田闻名于世。1978年,张力元出生在当地一个对教育极为重视的家庭。父母的悉心培养造就了张力元向上向善的品质,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一直孜孜以求,从山沟沟走到了世界医学的顶级殿堂。
1996年,张力元考入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专业。毕业时张力元以优秀本科毕业生的身份成功留校,入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2005年张力元硕士毕业,次年进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肿瘤放射治疗学。2012年,他拿到苏州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张力元作为苏州大学“东吴名医”培养对象及苏州市姑苏卫生重点人才,被公派到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MGH)做博士后研究。
留学带给他的,不单是视野的开阔、学业的进步,更多的是开启对“创新”的理解与体会。在这里张力元参观了世界上第一例全身麻醉纪念馆,1846年麻省总医院威廉·莫顿医生开创了首例乙醚吸入麻醉手术,这标志着医学麻醉的诞生、医学外科新纪元的开始,这激荡了他的科研梦想。
在哈佛留学时,张力元也对国外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在麻省总医院,很多医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都有和他们搭档的基础科学家支撑,医生发现的临床问题,往往可以让其做基础研究的搭档建立动物模型,随后进行科技攻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在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最后形成新的临床救治方案。”张力元回忆。
这些都给张力元很大启示,他领悟到,临床医生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根据经验收治患者;第二种是根据规范严格诊治病患;第三种则是个体化因材施医。扎实的技术只是临床医生的基础,而创新思维才是好医生的灵魂。正是秉持这个信念,张力元带领团队开创了“布拉格治疗”。
在担任住院医生时,张力元就注意到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会对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及黏膜损伤。大多数医生认为这只是“皮毛损伤”且多数可自愈,因此在临床放疗中忽略了这些“皮毛”放射损伤的处理。
张力元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坚持认为,对病人的救治应当做到微创或无创。他深入系统地研究如何减少肿瘤放射治疗对病人的伤害,从细胞和动物实验入手,最终探索出可有效防治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的配方制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命名为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2004年9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它界定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随后成功上市销售,并被评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有效为广大肿瘤放疗患者保驾护航。
自1996年来苏州求学至今,张力元已在苏州生活二十多年,从曾经的一个年轻哈尼族小伙,到现在全国知名的肿瘤学专家,张力元立志将国内外学习到的先进肿瘤治疗技术及理念造福更多病患。
“布拉格治疗”:
精准歼灭“冷肿瘤”的“特洛伊木马”
晚期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无效时,能否迎来生命之光?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癌症治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免疫学家,给张力元新的指引。
当年3月,张力元教授团队率先提出放射治疗可以增敏肿瘤PD-1免疫治疗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展了“布拉格治疗”。源于其治疗中包含“PD-1 inhibitor, Radiotherapy and GM-CSF”,而它们的首字母组合为 PRaG(布拉格),为此该治疗方案被命名为“布拉格治疗”。
无锡的杨先生就是“布拉格治疗”的受益者之一。2020年初他被诊断为晚期结肠癌,外院经历了多线化疗及靶向治疗,但都无法让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后来经过3周期“布拉格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2021年7月,他已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张力元教授治疗的患者,都是多线化疗失败后的多发转移患者,在进行“布拉格治疗”后,50%左右的患者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
什么是“布拉格治疗”?张力元教授解释,“冷肿瘤”善于隐藏,免疫细胞难以发现,单用PD-1/PD-L1抑制剂临床疗效偏低,但是,应用放疗技术可产生“特洛伊效应”,使“冷肿瘤”转为“热肿瘤”,使细胞毒性T细胞精准浸润至肿瘤内部,更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就好比希腊神话故事里,那个杀敌制胜的“特洛伊木马”。
“布拉格治疗”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关论文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关注,而今年在欧洲放射肿瘤学会年会(ESTRO 2021)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 2021)的口头报告中进一步更新的“布拉格治疗”临床数据,掀起了国内外肿瘤免疫联合放射治疗的学术浪潮。
创新的动力何在?首先是创新的土壤与机制。核工业总医院党委及行政部门对张力元教授开展临床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鼎力支持。其次是内在动力。张力元坦言,创新动力非常简单:尽可能挽回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并且减轻他们治疗中的痛苦。
一次次的尝试,但初心不变:充分考虑到肿瘤的异质性,采用剂量低、范围小的照射方式,尽可能照射不同部位,促进免疫细胞浸润到不同部位的转移瘤中,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对患者也更安全。“这样的做法还可以诱发机体产生类似疫苗一样的瘤苗效应,使原本只有3个月到半年存活期的晚期肿瘤病人,逐渐变成慢性病人,最终达到控制肿瘤的效果。”张力元说。
带领团队跋涉创新之路:
大胆假设,科学求证
“布拉格治疗”课题组是一个由张力元教授领衔的多学科团队,由肿瘤学、影像诊断学、营养学、心理学、免疫学、药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位专家组成。在苏州市政府的资助下,该团队成立了苏州市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
团队采用票决制方式决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定期开展工作例会探讨研究成果,团队每位成员都有发言权,在讨论中决策。“布拉格”团队每月都定期邀请团队外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例行“督查”。
“我喜欢这个民主高效的团队,每个人都会迅速成长。有一次我和张老师争论非常激烈,事后非常后悔,毕竟顶撞了老师,没想到张老师第二天在组会上表扬了我,并且对所有学生说只要有科学的文献证据证明他的想法是错的,就应该像我一样大胆地进行辩论。”团队核心成员孔月虹博士说,这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求证需要“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双向奔赴。“布拉格治疗”研究团队采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交互进行的方式进行探索。无法在临床上开展的对照研究,在动物体内进行严格对照实验,获得充分证据并经过伦理审批后,再进行临床实验。
科学求证需要锲而不舍,从来没有捷径。动物实验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建立完善不同癌肿的小鼠模型。团队成员、35岁的邢鹏飞博士体会到从创新思维到成果的艰辛之路,他回忆,“作为‘布拉格治疗’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张老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门诊往返病房的路上、等电梯的间隙以及午饭时间……他每天的时间都用到极致。从张老师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所谓的创新,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思考、计划、实践、反思及调整,如此循环反复。”
科学求证,需要专业的警醒。细节决定成败。孔月虹博士举例:“有一次做实验,我们发现近2/3的实验小老鼠右屁股的肿瘤全部消失了,整个结果太好了!我们兴奋地跟张老师汇报。没想到张老师冷静地浇上冷水:这个结果肯定有问题。我们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一位研究生照射老鼠时为了操作便利,将小鼠侧卧着照射,而射线是有穿透性的,所以小鼠右屁股也有了剂量,导致实验结果比预想中好很多。张老师的直觉和严谨,避免了一次虚假实验数据。”
前浪后浪奔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传帮带,张力元不仅悉心指导团队年轻成员,更为他们提供和争取平台与资金,既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更促进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博导,张力元指导培养研究生26名,其中14名学生已经毕业,这些学生分布在北京、南京、杭州及深圳等多家知名医院。2019年,张力元被评选为“苏州时代新人”,2020年当选为“苏州市魅力科技人物”。
时光荏苒,一晃在苏州已学习工作生活了25个年头,回望来路,这位自言“不爱走寻常路”的医生爱上吴侬软语,也爱上江苏宽容开放的科研氛围,他感慨:“医学科研如浩渺星辰,让人心生敬畏与进取之心,唯有创新,方可摘桂冠和星辰。创新需要灵感,更需要土壤,一路走来,江南的温润滋养着自己,也带给团队很多哺育,唯有继续前行、唯有感恩不懈,带给患者更多生命奇迹,才是对来路和未来的最好注解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