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湾科创城:推进产城融合 打造湖湾明珠
2022-11-03 10:07: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无锡东南,太湖之滨,运河之畔,太湖湾科创城正在崛起。

2021年1月,太湖湾科创城正式揭牌。作为无锡高新区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打造的“头号工程”,太湖湾科创城(新安街道)锚定“湖湾明珠、科创名都”目标,加快打造科创龙头、城市核心、人才高地、环境典范、开放窗口,努力实现“科产城人”深度融合,争当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标杆中的标杆、示范中的示范”。

集聚资源 创新智核动能澎湃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金秋时节,朗新科技产业园、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二期等建设现场一派火热,太湖湾科创城卷起澎湃发展浪潮。

海斯凯尔是太科城的地标企业之一。其研制的全球首台影像引导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测系统,短短几秒钟就能测定肝脏的健康程度,而检查费用仅为有创检查的1/6左右。这样一台肝脏检查“神器”占据了全国近70%的市场份额,每年检测人群超千万人次,并应用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把创新当成安身立命之本,180多人中有40%是研发人员,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20%。

作为“创新大脑”,太科城努力打造承接全球科创资源的“前哨阵地”。目前,辖区累计集聚科技企业4000余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总数近500家,其中入选苏南自创区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17家;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创新平台近40个;汇集各类人才约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约4000人,申报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30个,引育“国家级”专家百余人。“高新金融谷”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能,已吸引各类基金190只,资金总规模近700亿元。

厚植科技根基,播撒创新火花,为太科城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太科城已形成物联网与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软件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80%以上。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现已形成由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感知集团等头部企业组成的感知类、传输类、应用类、智能终端类物联网产业集群,物联网核心产业实现年营收280亿元。在集成电路领域,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专用设备研制,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设计、MEMS制造、封测、配套及装备零部件为主的全产业发展格局。今年1-9月,太科城完成服务业营收211.56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营利性服务业178.32亿元,同比增长20.6%。

倚湖而居 城市品质魅力彰显

今年端午节期间,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的一段视频,让太湖无锡新安段成功“出圈”。镜头里,太湖湖面开阔,候鸟栖息。大溪港湿地公园内,水天一色、河湖相连,水禽正在嬉戏。

南濒万顷太湖,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太湖湾科创城最鲜明的底色。在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太科城瞄准“最干净”目标,用最有力的举措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精治善管典范样板。今年1-9月,大溪港湿地公园、净慧雨水公园、菱湖大道清源路交叉口处便民游园、吴都路游园等5座综合公园、街边游园、口袋游园相继新建改造完毕,位于新安街道镇区的新湖南街、新湖路等道路焕新亮相,新增复绿面积26.3万余平方米,新增新安中心小学地下停车场和科技公园地下停车场,增加近400个停车位。优美环境建设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实现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连冠、迈进全市第一方阵。今年以来,扎实开展“春雷行动”、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等整治行动,聚焦老镇区、安置房小区、太湖沿线等重点整治范围,统筹开展市容市貌、停车秩序、违章搭建及违规户外广告、市政设施等专项整治。着力提升沿太湖景观线,六步港—科东路绿化景观提升进入收尾阶段,加快推进S230道路绿化改造。

太科城持续改善生态质量,提升居住品质。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1-9月PM2.5平均浓度20.9μg/m3,同比下降25.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9.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综合得分均排名全市前三。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3个国省考断面、13条新一轮河道优Ⅲ比例均为100%,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工程,加快推进三房桥河拓浚改道工程、高墩港治理工程扫尾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年度获得大溪港、翡翠河、兴源河市级美丽河湖三次红榜。聚焦沿湖7.8公里、望虞河新安侧沿线2.3公里近岸水域,持续加强蓝藻日常巡查、监测预警和应急打捞,累计打捞蓝藻约7.2万余吨,打捞水草、漂浮物536吨。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高标准推进“一日两清、日产日清、分类清运”,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定时定点垃圾收集屋覆盖率、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配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

从湖光秀色到璀璨都市,太科城重建城与湖的对话,彰显品质魅力。前不久,备受瞩目的无锡交响音乐厅设计方案揭开面纱。作为无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交响音乐厅坐落于太科城中轴线,包括艺术交流中心和演艺商业中心,将为市民带来高品质的艺术生活。

民生至上 打造美好幸福家园

太湖潮涌,一座现代化新城正款款而来。与之相随的,是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80岁的王老伯和老伴一直住在无锡市中心,前两年他们搬到了太湖边的耘林生命公寓。“这里空气清新,生活便利,适合老年人。”王老伯说,公寓电梯、卫生间都做了适老化改造,旁边还有一个康复医院。目前在太科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均衡发展,满足了多层级养老服务需求。优化居家养老援助服务,聚焦疫情防控期间老年居民的用餐问题,新安街道精心打造“不打烊的幸福餐厅”,累计服务老年居民1200余人次。加快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比例达10%;累计签约35户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太科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优质均衡回应群众的教育期待。今年初,上海世外附属无锡市新安中学、新安实验小学揭牌。注入“上海世外”基因的两所本地公办学校,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助力提升太科城的教育品牌。深入实施联盟化发展,以新安中心幼儿园为“龙头”打造区域学前教育联盟,带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品牌”的办学格局。去年投入使用的幸福外国语小学(SK海力士)采用选修和必修相结合,开设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四类拓展课程,满足学生们个性成长需求。

家门口的好医院,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足。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无锡市人民医院新安分院,开展“府院合作”模式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市人民医院带动下,试点新安分院开设了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特色专科,建立起了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新机制。省钱又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专家的技术服务。

深化全域党建格局,精心谋划“慧聚新安”党建品牌,成立太湖湾党建共同体,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太科城园区分站,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成立4家科技型企业“两新”党组织。扎实开展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累计报到1562名,报到率93.6%。

深化基层治理,今年上半年建成启用太湖湾科创城政务服务融驿站,推动“一网通办”向园区延伸,打造“园区事园区办,园外事不用跑”政务服务新体验。提档升级街道治理品牌“治荟新安”,加快培育孵化基层治理品牌。

标签:
责编:尤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