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乱收费须零容忍
2022-09-23 09:24:00  来源:经济日报  
1
听新闻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部分学校打着“自愿”的幌子,通过设立“智慧班”“未来班”等方式巧立名目,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及学习软件,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教育公平。

调查中发现,虽然有的学校并没有强制家长购买,但正如家长所言,“学校提出的事情谁敢不照办呢”。有家长表示,学校以开展信息化教学为借口,要求必须使用某品牌电脑、平板电脑接入课程,需要家长自愿购买,家长考虑再三购买后,发现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提平板电脑的事了。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法明确了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部分地方和学校因一己私利,在教育公平上动歪脑筋,从家长身上赚钱,这种行为背离师德规范,已涉嫌违反教育法。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涉及教育的乱收费问题一直采取“零容忍”态度,教育部也连续多年会同相关部门发布规范教育领域乱收费的意见和举措,未来还要继续落实落细。

在当前数字化发展浪潮中,采用信息化手段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值得鼓励和尝试,但应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严禁以信息化教学等为名,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平板电脑或APP。作为教学和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平板电脑或APP,学校也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各地要拿出硬措施,不给教育乱收费留死角。

标签:
责编:乔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