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传统中医药产品走红 满足青年群体的健康需求
“手速又慢了!”11月1日凌晨,26岁的王晨早已在支付页面等待秒杀。她在北京的一家金融公司工作,购物车中早早加入了枸杞、黑芝麻、钙片、维生素等各式各样的保健产品,“平时上班久坐、熬夜,压力比较大,打算趁着双11优惠,多囤点儿货”。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起“养生路线”。阿里健康旗下天猫医药健康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双11,同仁堂、东阿阿胶、百花等一批老字号焕发新生,同时,枸杞、黄芪等原产地中医药滋补品也成为消费者下单的热门选择。11月1日开售首小时,中药相关药品成交同比增长近600%。
悬崖石斛、荒漠枸杞、黑芝麻丸、智能艾灸盒……这些“网红产品”背后是一群在跨越祖国大江南北的中医药产业带上的守护人多年来的坚守,他们也在见证着传统中医药产品的变“潮”历程。
“看到村里年轻人陆续回来了,我就知道‘守斛’这件事有意义。”徐杰是土生土长的安徽霍山人,十几岁开始采摘中草药,现在是86平方公里霍山石斛的专业“守斛人”,30年来,不变的是他对中药材的热爱。
“守石斛是不管风吹日晒的,风雨越大的夜里我越要跑过去盯着,以防泥石流滑坡冲掉了石斛。”徐杰说,霍山石斛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石头上,易受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影响,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霍山石斛品牌九仙尊电商负责人阮子文介绍,此前,霍山石斛是国家一级濒危药用植物,后来品牌成立并且入驻天猫医药健康平台后,大力研究种植技术,还受到了一些科技院校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提升了户外石斛的存活率和药用价值。
此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针对年轻人,还推出了石斛熬夜产品、石斛鲜粉、石斛复合原浆等创新产品。
“我们村之前是贫困村,周围都是大山,没有什么产业,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徐杰说,随着电商的发展,霍山石斛逐渐打开了市场,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了,“他们也带回来了新理念、新技术。”
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形式进行销售,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霍山县商务局的数据显示,这个人口30多万的小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每年已达15.15亿元。
近几年,宁夏吴忠市大幅增长的枸杞需求,直接带动了当地枸杞产业的发展。枸杞产业带百瑞源红寺堡基地总经理马涛说,为了保证枸杞无化肥、农药残留,2012年他只身一人从银川来到吴忠市,希望开辟新的枸杞种植基地。
“今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当地形容风沙大的一句俗语,为了避免种下枸杞后受到风沙袭击,马涛和团队需要先在荒山栽下防护林。“我刚到时,当地没有路、没有水电,第一反应就是‘想走’,但还是和当地村民一起坚持下来了。”
8年多来,荒漠变绿洲。马涛说,目前已经开辟了3千亩的枸杞种植园,种下了12万株防护林木,“今年没刮几场风,天空上的星星也特别亮。”
百瑞源推出新品枸杞原浆,将鲜枸杞榨成浆,今年双11赢得了不少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喜爱。马涛说,“互联网和科技带给传统种植业太大的变化了,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也让产品的营养发挥最大的效用,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这荒漠年复一年地种好枸杞,也更有意义。”
“保温杯里啤酒泡枸杞”“熬最长的夜,用最贵的眼霜”,很多年轻人处于“朋克养生”。传统中医药产品想“出圈”,就要研究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在湖北武汉有一群专门研究“智能养生”和“消费医疗”的年轻创业团队。
“传统的艾灸和拔罐都会产生很大的烟雾,而且很难一个人独自操作,并不合适家庭使用。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研究艾灸的作用机理,做出了中国第一个‘智能艾灸盒’。”左点品牌运营总监汪立君说。
通过技术化手段,他们将传统艾灸变成了无烟、防烫的形式,甚至还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来调节温度、使用时长。
“现在很多女生会有痛经等身体不适的情况,还有一些女生怕胖,因此出现了很多养生需求,使艾灸市场一直在增长。”汪立君说,团队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其他传统养生产品的需求和痛点,还研发出了智能拔罐、智能刮痧、中药蒸脚等适合年轻人的产品。
此外,在产品设计上他们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和“上新了故宫”合作IP联名,打造“国潮”品牌。
如今,左点的员工已经从刚开始的六七个人,增长到现在的500多人,“我们愿意作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和发扬者。”
像他们这样的“守护人”还有很多,比如,广东陈皮产业带上的百年老字号陈李济、甘肃广河燕窝工厂……有人坚守,有人返乡;有人传承,有人创新。他们不仅为扶贫项目搭建起了新的产业带桥梁,也让中医药传统产业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