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正在全球各个角落发生。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气候数据部门负责人德古兹曼指出,菲律宾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许多沿海村庄处于被海水淹没的危险之中。欧洲地区的持续干旱也让许多河流出现前所未有的断流。频发的极端天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针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164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3745份,调查结果显示,80.4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气候变化是现实且紧迫的挑战”。
“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受访大学生普遍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最开始接触气候问题可以追溯到一部名叫《后天》的灾难电影。”来自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辛紫回忆道。在电影中,全球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紧接着整个世界进入一次新的冰河期。一场“砖头”冰雹的洗礼后,车辆早已千疮百孔,大地变得坑坑洼洼,就连摩天大楼也摇摇欲坠,渺小的人类更是在血与冰中挣扎。这虽然只是电影中的画面,却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没有人能保证艺术不会照进现实”。
“从卫星信号中看地球,澳大利亚一大片红,真的太可怕了!”提起2019年澳大利亚爆发的丛林大火,就读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黄琰皓仍心有余悸。大火留下满目疮痍:干枯的草木、动物的尸体与洒满灰烬的大地。今年夏天,生活在南方的黄琰皓更是亲身体验了极端天气的破坏力。多地高温预警,有的地区气温冲破了40摄氏度,本应是汛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却露出了土黄色的湖底。“如果说澳大利亚山火还离我们比较远的话,那么今年夏天的反常已经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影响会波及每一个人,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调查发现,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关注或留意过当前的气候问题,其中20.37%受访者非常关注,41.66%受访者比较关注,30.79%受访者一般关注。在关注渠道方面,86.68%受访者通过新闻报道推送了解,50.95%受访者通过和朋友家人聊天时获取新信息,31.88%受访者会自己主动查询相关资讯和资料了解气候变化的新动向,还有14.58%的受访者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近期的气温骤降让学习相关专业的李雨晴萌生了搞清楚背后原因的想法。“我的研究课题也与此有所关联。有一类说法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大部分地区会变暖而欧洲会变得更冷。在季节性的趋势上,夏天会越来越热而冬天会更加寒冷。”
调查发现,80.4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气候变化是现实且紧迫的挑战”。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政介绍,近年来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人类社会向大气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核心成因,而二氧化碳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碳中和就是要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大幅度减少,使得剩余排放量与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而抵消,从而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稳定、不再增加的状态。“显然,碳中和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物理原因发力,是应对气候变化‘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李政说。
“环保科普可以更亲民”,受访大学生期待环保举措与科普
“我期待更多容易理解的科普,用理论指导实践。”辛紫觉得,促使大众正确理解气候问题很重要。“比如全球变暖的特征是极端天气增多,而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温度上升、冬天会变暖和。去年美国爆发超级寒潮时,一些人的评价就暴露了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知错误。”
调查发现,79.73%的受访者期待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通过科技创新节能减排;79.52%的受访者期待公益组织、专业机构和媒体多组织环保科普活动;72.26%受访者期待社会各界多组织环境保护活动;68.38%受访者期待加大污染源头管理和治理力度;64.78%受访者期待循序渐进、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辛紫在做自然地理调研时曾问过许多受访者,“世界气象日”是哪一天。相比人人皆知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受访者听到“3·23”时大多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这是“世界气象日”。“虽然气候问题现在备受关注,但科普效果还有提高的空间,科普的方式也应该更加亲民,让大家意识到环保行动随手可做,缓解气候危机不只是一个理论。”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我以前并不知道湖北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在搜集湖北省碳排放相关的资料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程馨月感慨道。在媒体实习时,周笑桐曾经做过环保和绿色经济方向的选题。“如何把环保工作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落到实处,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周笑桐期待看到实现碳中和目标、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记者注)理念落实得更详细的路径。
李政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未来应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订具体计划和方案,细化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保障条件,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在低碳转型中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企业实现碳中和,首先要摸清各自温室气体的排放清单,然后按照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和生命阶段,将碳中和贯穿到企业战略和管理全过程,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路线,先努力做到自扫门前雪。”
去年,郑州暴雨等新闻让周笑桐意识到,社会各界还需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如新修河道、对公众开展应对极端天气的科普教育,比如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如何衡量?渗水率需要达到多少?公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受访大学生愿意为环保出力
“气候变化正损害着青年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成为这一代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在时间维度上,碳中和的实现过程正是这一代青年蓬勃成长的时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代际传承,年轻一代有独立思想,能够跳出前辈形成的体系去思考和发现,容易接受崭新的生活方式,相信青年能够尽早担当起这一使命。”李政说。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虽然是一句老话,但周笑桐认为这在气候变化面前并不过时。实习期间她的荷兰同事可谓将环保做到了极致:去超市自带帆布袋;减少叫外卖和快递的次数,并要求商家尽量减少塑料包装;减少洗衣服的次数以节约用水。“随着气候变暖,历史上罕见的干旱问题在荷兰反复出现。今年8月荷兰政府还曾宣布国家处于‘缺水’状态。”在这位荷兰同事的影响下,办公室里自带餐具的人越来越多,周笑桐也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
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这一“现实且急迫的挑战”,不少受访大学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应对。调查显示,61.58%受访者参加过环保公益活动或环境保护工作。具体而言,其中73.76%受访者参加过清理、清扫类公益活动,70.03%受访者参加活宣传环保理念的工作,20.56%受访者利用专业特长开展环保工作。
“我觉得在年轻人群体中,环保观念、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了。特别是现在的00后甚至10后,都有较强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沈毅奇在知识科普活动和社区志愿活动中担任过志愿者,介绍垃圾分类降解循环利用等内容,他发现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接触并深入了解气候、环保方面的知识。“我和朋友们还会参与线上公益项目,比如向生态保护区捐款或线上公益林捐赠等。”李雨晴觉得这样的活动成本较低,容易实现,参与感也比较强。
学习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黄琰皓觉得,世界各国要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一些企业绿色转型。而企业也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资,并且在企业治理中融入ESG理念,发展绿色科技,加快绿色转型,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
调查显示,77.99%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会组织或参加环保活动,希望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在个人职业规划方面,28.5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未来会投入环保相关产业或进行相关领域的工作,58.0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未来可能会涉猎相关工作或作为工作之余的公益事业。
辛紫觉得,他所学习的风景园林专业虽不能直接解决气候问题,但他们进行园林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也会着重注意环保因素,如设计项目的时候因地制宜,多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建立资源循环体系等手段来优化人居环境。“气候变化并不只有气候相关专业的同学需要考虑,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身为大学生,在自己的领域贯彻环保理念,每人为环保工作出一份力,我们就能一起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周笑桐对“公众用行为去引导市场”的说法很感兴趣,“这样一来,普通人在参与气候变化时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更强了。”未来,周笑桐会持续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希望有机会加入非政府组织,为更宜居的气候环境前景而努力。
李政期待,不论是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青年,都能更多地投身到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中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同学们首先要构建起系统思考的能力、全局的视角和心态,在进行科研选题时要纵观其在行业、国家乃至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位置,瞄准国家在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需求。相关专业的同学都可以投身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开发和路径选择上来,比如,在能源供给端,如何通过创新将传统能源系统转换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系统,从根本上撬动减碳。在能源需求端,如何依托‘云、大、物、移、智、链’等信息化技术,加速数字化和电气化,例如工业部门探索氢能炼钢,建筑部门的零碳供热,交通部门采用更多电动车等,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案。”
“其他专业的同学们也可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随手关电器、绿色出行等好习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为实现碳中和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可发挥知识优势,倡议、组织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去呼吁去奔走,帮助普及和提高社会认知,从而带动更多人为实现双碳目标共同努力。”李政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大学生除黄琰皓外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军利 实习生 范子菁 李崇铭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