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民仆
镇江市位于长江边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边城市,境内有不少名山,比如说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并称为镇江三山。镇江当地还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圌山,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山形似一条腾飞的巨龙,横亘于长江南岸,雄峙江边,扼锁大江,备受当地人的钟爱。
圌山呈西北向,向东南延伸,山势陡峻、顶部为峭壁,由五峰山、龟山等构成。海拔200多米,长约6公里。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圌山这个名字和秦始皇南巡有关。
当时术士说圌山有王气,王气就是祥瑞之气,祥瑞之气对秦始皇来说就是晦气。他决定把“瑞”字的“王”去掉,并且把它框起来,“圌”山的名字由此而来。
但中国民协会员李赞扬提出,这仅是传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关于圌山名字的来历含义,我认为圌这个字读‘chuí’,是边陲的意思。”
据李赞扬介绍,二千多年前,镇江这个地方还是长江入海口,南朝宋《世说新语》有“登北固望海”。一直到唐代,镇江的江面都很宽广,这是当时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唐代诗人王湾所写的《次北固山下》,描述船停泊于镇江江边,眼前的风景却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李白描写镇江军事防务时写道:“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到了宋代,由于长江镇江段泥沙淤积,长江出海口东移,江面变窄,才离海渐远。
秦人以守护周朝的“西陲”为荣,在史记上有所记载。《史记·秦本纪》记载:“在西戎,保西垂。”戎王申侯曾谏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记明确指出,秦人最早的宫殿就叫:“西垂宫”。
在大秦帝国的版图里有“东垂”的地理概念,这个地方可以看见大江奔流进入大海,入海口的这座雄伟的大山就叫东垂之山,圌也因此读为“chuí”。
那么这个字从何而来呢?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为丞相,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变大篆为小篆。汉字发展到秦始皇时代,已经逐步走向繁荣,许多新造字不断出现。据李赞扬介绍,圌山最早叫什么,古籍中没有详细记载,圌的方框中这个字念duān,是“端”的一半,意为“端”,表达的是顶端的意思,也包含“东部边陲”的意思。加上边框就是指群山,也有表达此山特点,洞窟较多之意。
“如此解读圌山,可以认识到秦人于其特定时代的思想观念、秦人对当时地理的认知和想法,重新评估圌山真实的来历含义。”李赞扬说。
据李赞扬介绍,圌山是历史文化的名山,是镇江著名的老地名。这座山洞窟众多,人称“圌山七十二洞”,每个洞窟都有一个让人产生联想的名字,有活灵活现的传说、有民俗社火歌谣说唱,比如葛仙洞、老虎洞、滴水洞等。周边百姓相约清明节气的后一天登圌山,沾瑞气,祈福安,形成独特的民俗节庆——“黄明节”,是圌山最为盛大的登山民俗活动之一。民谚唱道:“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黄明登圌山,腿脚不发酸”“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好日子”。
圌山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苏省作协会员潘春华告诉记者,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为了倾销毒品鸦片,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其间,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决定在镇江修建圌山关古炮台,与焦山炮台、象山炮台形成掎角之势。而圌山关炮台则由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三足鼎立的炮台设置,是扼守长江咽喉地带的重要关口。
1842年7月,英侵略者攻陷了中国的防御吴淞炮台之后,组成舰队沿长江西进,溯流而上,意图占领镇江,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占领南京,以扼住清政府的咽喉。
7月13日,2000多名英海军官兵,驾驶舰船25艘,运输补给船47艘,到达三江营水面。次日,英军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早已严阵以待的圌山炮台纷纷开炮,大沙炮台也协同作战,激战一个多小时,命中敌舰后舱,多名英军当场毙命,许多英军掉落江中。敌舰吓得退回三江营锚地。
圌山炮台首战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欢欣鼓舞。7月15日,英军调集9艘舰船前来报复。面对来犯的英军舰船,守军和协助作战的乡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弹药向敌前锋还击,打得敌舰在圌山关江面上乱转,始终不能上行一步。敌我双方对峙许久,终因孤军苦守,弹尽台毁,炮台守军将士才忍痛撤离。由于圌山关防线的失守,焦山炮台相继被攻破,镇江城军民虽浴血奋战,也终被英军攻占。
恩格斯曾经极其热情地高度赞扬了镇江守军英雄们的“勇敢和锐气”。1857年4月,他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写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镇江)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既是对镇江保卫战,也是对圌山关炮战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