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融往深处须“深改” —— 来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的调查与思考
2022-09-22 16:1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溧阳悠然南山

 

沪宁城市带上,南京和常州、无锡之间隔着镇江,“宁锡常”通常不被看作和“苏锡常”“宁镇扬”一样紧密的发展组团;但在宁杭生态经济带上,南京市的高淳区、溧水区,常州市的溧阳市、金坛区以及无锡市的宜兴市5个县级市(区)紧密相连、山水相依。

2019年,包括上述3市5县级市(区)的“宁锡常接合片区”作为国家1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围绕“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5项重点任务展开了探索。3年试验,“宁锡常接合片区”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果?下一步,又该向何处发力?近日,记者深入这片国家级“试验田”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集地入市,同地同权唤醒农村“海量资源”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在城市,重心在乡村。”省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关键是推动人、地、钱要素流动,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要素。

鉴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资源广、增值空间大,试验区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简称“集地入市”)作为城乡要素流动的突破口。力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高淳区,已有9宗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

“这是区建发集团建设的‘高岗·清华村’,其中民宿酒店已招来途牛集团负责运营。”在高淳慢城入口漆桥街道茅山村,村支书何玉宝介绍,这块地位于茅山村的高岗自然村,面积17.3亩,由高淳区建发集团投资7000多万元,开发集乡居、会务、研习于一体的建筑群。

高岗村2020年获评省特色田园乡村,随着旅游人气增长,配套短板日益凸显。区建发集团在高岗村投入的7000多万元中,有1200多万元用于购买集体建设用地40年使用权,亩均交易价格70多万元,和同期国有土地价格基本相当。除掉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和镇街留存,村里得到土地净收益的60%,其中20%用于村民分红,人均1万元左右,最多一户分得5万多元;剩余资金入股镇建设平台,每年保底分红5%。“土地资源仍留在农村,就业岗位和大部分收益也留在农村,区建发集团建成发展载体,实现了多方共赢。”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高淳分局周峰说。

高淳区下坝街道的“集地入市”则不仅破解了农贸市场开发难题,投资者还凭借土地使用权获得银行贷款授信。2020年9月3日,南京胥河城镇建发有限公司以510万元获得下坝街道7.3亩集体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用以建设农贸市场。同时,胥河公司以土地使用权证为抵押,获得高淳农商行授信贷款额度300万元。

但“集地入市”改革,并非都能像下坝地块这样得到金融部门完全支持。试验区某市介绍,该市累计有13宗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出让价2亿多元,然而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评估价普遍要打三折。对此,省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很大,单溧水一区就盘点出111个村(社区)279宗5900亩地,这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海量资源”,但同价的前提是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能够真正“同地同权”。

房、地、股赋能,产业平台吸引要素下乡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三下乡”,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是试验区的重要课题。

“观察宁锡常五市(区),你会发现这里的农业园、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特别多。”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闾海分析,试验区生态本底很好,给农旅项目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山水资源再好,也需投资点化。溧阳市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溧水区建成南京农高区、白马蓝莓、洪蓝草莓、和风稻米等“一区多特”现代农园。目前,这些平台的发展主体还是农口项目和地方平台,如何进一步吸引各类资本下乡,是试验区绕不开的改革任务。

对此,溧水探索盘活农房资源。通过实施农民市民化工程(推动农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该区收储了3000多户农房,形成石臼渔歌、无想山南、红色李巷、天生桥风景4个农旅组团,吸引了裸心集团、青果文化、花迹酒店等一批民宿品牌入驻。“农村不只有经营性用地,还有闲置农房、宅基地,都是有待激活的发展资源。”溧水区发展改革局万苏波说。

宜兴市整合南部山区400多平方公里山林竹海,建设阳羡旅游度假区,溪山和窑湖两个特色小镇吸引社会投资210亿元,发展旅游、养生、养老产业。溪山小镇连续举办3届中秋灯会,届届游客如潮。

试点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溧水农高区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单位可以把作价投资取得股份的至少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激励科技人员扎根农村。溧水区华成蔬菜合作社吸纳了22名大学生创业就业,2000亩菜地年收入达1.4亿元。

“把实验室成果产业化,需要科技人员靠前指挥。”合作社总经理冯顾城说,他们累计转化了农科院所30多个蔬果新品种,“苏蜜518”“苏椒1614”等蔬果新品,都在推广中发现缺陷并得以优化。目前,华成蔬菜合作社的22名大学生大多已在溧水落户居住。他们为什么安心农村种菜?冯顾城介绍,人才引进初期,合作社让出一部分股份,让大学生通过技术入股,到后来,他们中多数或是包地种菜,或是创办种苗繁育、鲜菜配送、技术服务企业,当起老板和经理了。

风光也可算钱,生态计价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当好生态、好风景与好项目结合,会结出怎样的“富民果”?从宜南山区、溧阳天目湖到高淳国际慢城,优质生态通过农旅体验、特产售卖等途径得到价值实现,转化为农民的厚实家底。

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宜兴湖氵父 镇民宿游又火了一把,洑西村龙山组58家民宿入住率平均达七八成。该村“篱笆驿站”产业联盟带头人黄亚云说,今年暑期湖氵父 民宿旅游也很火,不但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客人来了,往年不多见的杭州游客也来了。从暑假到中秋,她两家民宿酒店的住宿、餐饮加上土特产销售,流水500多万元。

湖氵父镇地处阳羡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剑超介绍,这里地处天目山余脉,风景秀丽,空气质量达到1级标准。为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当地先后关停了300多家工业企业,投资近百亿元改善基础设施。如今,整个宜南山区民宿多达三四百家,其中装修500万元以上的精品民宿超三分之一。

把生态资源产品化,溧阳市建成全长365公里的“一号公路”,沿线串联1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66家旅游农庄和42家“溧阳茶舍”。溧阳市发展改革局姚涵介绍,“一号公路”带动沿线近百个行政村村均集体收入超70万元。

“两山”转换,既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又要推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形成双向转化、双向促进机制。试验区从GEP(生态产品总值)考核、水权交易到生态产品计价,积极展开尝试。

2021年,高淳区联合中国计量大学、南京大学发布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推行GDP、GEP双核算、双考核,破除“唯GDP论英雄”。

地处丘陵山区的溧水区白马镇,拥有17座小型水库,是发展农旅的宝贵资源。去年11月,白马镇和用水大户南农大签订水权交易协议,灌区通过结构调整、工程措施节省的水资源量,可“交易”给南农大白马科研基地使用。水权可交易,促进了各方节约用水。

天目湖风光秀美,既是溧阳招牌景点,又是70万居民水源地,全流域245平方公里覆盖苏浙皖多个乡镇。近年来,天目湖全流域开展水环境容量生态资源交易试点,继前年9月溧阳市社渚镇850亩青虾以每亩6500元补偿退出养殖后,今年9月安徽省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3000亩青虾再以2700万元补偿退出养殖。

“生态产品如果不能获得价值补偿,就无法保证可持续供给。”溧阳市天目湖镇水源办汤泽润说,天目湖以总磷、总氮等主要指标折算出生态容量上限,社渚项目整治形成93千克生态容量增量,其中34千克被度假区康养项目购买,今年凌笪项目退养还田后种植水稻,并辟出数百亩实施湿地净化,可扩容生态容量410千克。

更多“硬核”成果,期待深化改革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按照改革“时间表”,到2025年,试验区将全面完成5项试点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成为全国重要的改革品牌。作为江苏“唯一”和全国11个试验区之一,“宁锡常接合片区”城乡融合改革重任在肩。

“宁锡常接合片区”之所以能入选国家级试验区,闾海认为主要由于这些原因:地处发达的长三角,但均为中心城市远郊区;经济发展较好,可相比沪宁、沪杭沿线城市又有差距(除宜兴外);受中心城市辐射,可“力度”又没有近郊区那么直接。更重要的是,试验区生态优势突出,是沪宁杭区域共同的“后花园”,城乡协同发展载体多,农民兼业化程度高,城乡居民收入比普遍低于2,最低的只有1.8,是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且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地区。

这一系列特点,使得“宁锡常接合片区”在我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宁锡常接合片区”开展国家级城乡融合试点,离不开长三角的大环境,但更要注重城乡内部融合融通,力争在县域基础上,通过改革试验,开展闭环探索,产生内生机制,这样形成的改革成果才更具可复制可推广价值。

这一理念与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和设立国家级试验区的目的高度契合,即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同时,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融合改革将通过试点引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还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破除发展道路上种种有形、无形的“坚冰”。譬如,“集地入市”真正实现同地同权,还要精准破冰;科技成果入乡转化不仅需要产业机制激励,还要思考乡村如何留住科技人才;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进一步搭建发展平台、激活社会投资……更重要的是,当前要围绕“人、地、钱”核心要素,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与农村闲置土地、农特产品、美丽风景等资源有效对接,共同“生产”出绿色健康的产品、温馨宜人的环境、乡愁浓郁的文化,再分享给城市和游客,这样的城乡融合才更有活力、更可持续,也才能取得更多“硬核”成果。

标签:
责编:乔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