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 苏南 > 正文

常州:“智改数转”,全市工业企业迈开大步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2022-02-17 18:24:00
到2023年,全市“智改数转”项目超8000个,到2025年要超1.5万个。这是我市提出的未来三年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行动目标。

到2023年,全市“智改数转”项目超8000个,到2025年要超1.5万个。这是我市提出的未来三年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行动目标。

作为一座建构在制造业“磐石”之上的城市,眼下,常州正以“革新制造,‘智改数转’是必答题”的定力,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更好地“迈开步”。

“智改数转”,提速再进阶

如何理解“智改数转”带来的这场革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宋卫说,“智改”主要指硬件改造投入,如企业通过装备升级、产线智能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使企业产能提高,成本下降,获得更大的收益提升空间;“数转”更侧重于系统的集成应用,将获取的各类生产经营数据价值最大化,通过建设一套人机协同的数字化流程体系,更好地用数据决策、引导企业经营活动。

“‘智改数转’其实就是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应用的叠加,通过整个组织再造、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导入,促使企业改变发展方式、焕发新能量。”宋卫认为,这跟早期提出的工业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一致的。工业信息化就是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去改造传统制造业,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品牌溢价能力迈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

事实上,在常州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之前的数年里,我市各级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无一不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其中,我市通过智造车间、智能工厂的“点”上开花,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发力,智能制造示范区“面”上布局,立足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具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等特征的全市工业园区或是集中区为抓手,推进全市智能制造全“链”提升,夯实“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地基。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工厂4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65个,列全省第三位,市级智能工厂11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3个、市级智能车间34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3家、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3家。

“未来以开放和数字化转型为导向,打造全球产业优势区域,必须突出产业的优势。‘智改数转’正好缔造了这种优势,让常州制造业建立自身的新壁垒,从而使整个优势产业立于全球头部地位。”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表示。

“灯塔工厂”,引领“改转”方向

“智改数转”,主体在企业。

采访中,一些企业表示,数字化新趋势倒逼企业进入争分夺秒的数字化转型,原因很简单,昔日那种单纯的人员管理排单、简单排程生产模式,愈来愈满足不了当下的生产需求。 我市出台的行动计划,转型目标明确,政策诚意满满,“真金白银”大力推动,企业“改转”紧迫感十足,但也面临如何“迈开步”的现实问题。

首先是为企业把好脉会好诊,通过龙头标杆示范作用等方式,激发企业“改转”的意愿。

据了解,我市正积极筹建完善市级诊断服务管理平台、专家库,每年免费诊断企业将超3000家。市电子装备协会、企业信息化协会、首席信息官俱乐部、工业互联网协会等行业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为企业提供“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

企业上云上标识行动、应用场景方案推广、智能化技术助推,让企业标杆发挥出引领作用。作为国内最早启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之一,中天钢铁、天合光能、格力博正积极打造“灯塔工厂”。

华利达,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在研、产、供销、服务、企业管理等领域全方位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作为“架构师”正触达深度的业务变革:内部提升自动化、省人化、绩效化的现场装备,通过工厂大数据平台,快决策、快调整、快改善,达到年终产品无库存、无杠杆,外部与客户市场、生产现场全球系统直连。

作为数字化方案解决服务商,微亿智造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技术”的各类生产、质检设备的研发制造,不断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提供新动能。其服务的一家电子行业厂商,生产的微小型零部件受到国际头部企业青睐。过去,企业超60%的一线工人每天靠肉眼观察,检验成品;如今,通过微亿的智能化AI检测设备,替代近300名质检员,节约了近3000万元人力成本,检测准确度还提升到99%。

“只要是制造业,就存在一定共性的痛点,我市的这一行动计划,直接为这类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龙头标杆的示范能带动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和更多中小企业参与,通过产业集群上云上平台,摸索出符合企业自身的方法论和“改转”路线,满足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革新制造,全产业链创新

革新制造,常州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目标已经确定,未来到底该如何破局?宋卫认为,制造业企业受技术能力、专业人才不足等制约,势必对“智改数转”的进程提出考验。因为,企业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应用不足等问题始终存在,而企业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理解、应用上存在一定门槛,新旧问题叠加,会影响“智改数转”的进程。

宋卫称,传统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较低,更加关注投资回报,在“智改数转”资金投入方面较为谨慎,投资重点往往是自动化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升级,对于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能力分布失衡。常州制造业门类多,各细分行业差异明显,处在各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都有很强的个性化,“智改数转”的突破口各不相同。此次行动计划中,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是一场全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和“智改数转”行动。常州制造业未来可期。(常工信 孙东青)

标签:

责任编辑:尤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