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
□ 本报记者 蔡炜 张宇熠 唐颖 万小珍 范玉贤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达8807.6亿元,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增速位列第一方阵的设区市……虎年新春,常州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要把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常州产业基础好、门类全、韧性强,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要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
集聚“实”力,产业主赛道上加速跑
实体经济是常州的优势领域。常州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将安排100亿元政策性资金,5年带动8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到2025年,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
在产业主赛道上,常州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奔跑,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碳纤维、动力电池、光伏等产业集群乘风而起。
如何进一步破圈突围?常州在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智改数转、重大项目、质量品牌、绿色发展等六大主阵地协同攻坚。陈金虎表示,要坚持“链式”发展,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硬核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汇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生态、增强产业韧性。汽车制造业是常州的地标产业。2021年,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1250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动力电池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1/3、全省的2/3。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红新表示,2021年蜂巢能源专利公开量行业第一,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装车,完成融资近200亿元。
争当“链主”,从单项冠军走向高原高峰
作为工业明星城市,常州一批明星企业善于把寻常做成超常、擅长把普通做成特色、专注把优势做成精品。常州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陈金虎在走访中,鼓励常州星级企业争做头部企业、航母企业、世界级企业,争当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行业冠军。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岗说,中简科技20亿元再融资已获批复,三期产业化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从一根碳纤维到一个上市公司再到一个产业链集群,自主可控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集群正在常州发展壮大。
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乔俊杰表示,强化“链式”思维,关键要放大“链主”整合力,增强“链核”支撑力,提升“链源”掌控力,为此,他们将加快打造高端装备、智电汽车2个千亿级地标产业。
拉长产业链,做亮增长点。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去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省级经开区排名提升至全省第四位。经开区精心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正致力于壮大育强800亿元先进交通装备产业集群、800亿元功能新材料产业集群、400亿元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和300亿元智能电机产业集群。
9个百亿元项目落户,为溧阳提升县域经济能级赋能。溧阳市委书记徐华勤表示,项目是硬通货、话语权、试金石,溧阳力争今年年内引进百亿元项目2个、50亿元项目2个以上、10亿元项目50个以上,推进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文旅融合等重大项目建设。
智改数转,新型算力赋能制造革命
智云天工的“超级虚拟工厂”项目,可以自动调配上云企业的“剩余产能”,实现“共享生产”;微亿智造运用“5G+AI”平台,效率比人工检测提高10倍以上……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化,让制造名城如虎添翼。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融合,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场景。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昌介绍说,华利达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行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目前已有700多家企业接入。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丹薇分析说,星星充电是典型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先后经历了设备制造商、智能运维商、方案解决商、品牌运营商、基础设施平台5个发展阶段。他们发出冲浪全球移动能源网的邀请函,邀请100个家庭、100个楼宇、100个工厂、100个充电场站、100辆运力等生态力量共建“光储充放、绿能交易”的全国碳中和场景样板。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常州大数据产业园超级工厂。这里聚集了300多家企业、3万多台设备,通过算力实现订单上云、产品分解、柔性制造。常州微亿制造总经理潘正颐说,未来5年将打造跨区域、产能协同、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平台,力争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陈金虎表示,一切有利于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理念和做法,都能在常州找到最合适的土壤、得到最坚定的支持。为进一步激励企业“智改数转”,常州将对新认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对纳入市智改数转项目库且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制造业企业,单个项目最高贴息200万元;对利用自有资金改造投资超1000万元的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
产业强市,龙腾虎跃。常州正锲而不舍、心无旁骛,努力把“起势”转化为“定势”和“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