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 苏南 > 正文

镇江发通知加强作业管理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2021-11-19 06:07:00
近日,镇江市教育局下发《推进“双减”工作 落实“五项管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通知》,严格执行“双减”工作要求和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近日,镇江市教育局下发《推进“双减”工作 落实“五项管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通知》,严格执行“双减”工作要求和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通知》指出,落实作业管理责任。各地各校要按照“一区(校)一案”切实落实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作业管理机制,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实行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加强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确保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学校要建立行政蹲点班级、备课组工作制度,建立以年级统筹为主线、学科协调为辅线的双线作业管理机制,教务处、蹲点行政要常态化协调督促年级组、备课组做好作业布置、批改反馈、问卷调查等工作,提升作业实效。

《通知》强调,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节假日也照此执行,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进度)。学校要鼓励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标要求、不得超出学生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教师网上作业辅导与答疑机制,建立有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化辅导机制。

《通知》要求,要重视作业研究和设计。教科研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作业设计研究与指导职责,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师业务技能比赛,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鼓励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型作业设计研修活动。要系统设计好各学段学科的基础性、拓展性作业资源库,基础性作业为学生必做作业,拓展性作业可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做。教师参照教科研部门研制的样例布置作业。学校要依托教育集团,用好作业资源,开展作业研究,综合研究和科学设计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作业,使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优化作业布置和指导。教师要通过试做了解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之处和适宜的学生群体,杜绝随意布置作业的行为。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从作业情况反馈进行学情精准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学校要安排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或进行其他学习活动,教师要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不得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点赞、投票、转发各类信息。

积极探索作业类型方式。逐步实施“基础作业+拓展性作业”模式分层次布置作业,鼓励学校设立“无书面作业日”,探索“零作业”“作业免做卡”等类型方式,鼓励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给学生做作业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注重设计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将校外体育活动纳入作业内容,指导学生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作业,适当布置欣赏文艺演出、踏青、参加体育活动等亲子活动作业。

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学校要建立各科作业批改规范,重视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按照作业管理规范做好作业批改管理和学情分析,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条件许可的学校要保证每次有不低于班级学生20%的作业面批机会,帮助困难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任务和具体学情,体现和发挥作业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提倡激励性评价,创新作业评改方式,改进作业反馈与辅导方法。

加强家校共育和评价考核。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共同防范加重孩子作业负担的行为。指导家长学会安排孩子的家庭生活,鼓励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开展体育锻炼、阅读、文艺活动、社会实践和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学生作业监管平台,从数量、质量、针对性和教学一致性等方面,定期开展作业管理评价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范围。学校要建立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机制,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把作业管理列为办学水平评估、规范办学行为检查、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特约记者 唐守伦)

标签:

责任编辑:尤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