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镇江市经济运行高开稳走 GDP增长11.1%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高开稳走保持向好态势,社会民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联合发布了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10.9和2.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26亿元,同比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747.26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1亿元,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5.7%。
畜牧业产能加快恢复。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8亿元,同比增长7.3%。三季度末,生猪累计存栏21.04万头,增长32.7%,其中,能繁母猪2.21万头,增长21.0%;生猪累计出栏21.22万头,增长52.6%。家禽生产基本稳定。三季度末,活家禽累计存栏1045.45万只,增长8.6%;家禽累计出栏2378.55万只,增长18.5%。水产品累计产量7.3万吨,增长0.5%。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5%。35个工业行业大类30个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5.7%。189个主要工业产品112个产量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9.3%。重点骨干企业较快增长,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长36.4%,增幅高于平均6.6个百分点,占比重56.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较快增长,民营企业产值增长33.4%,增幅高于平均3.6个百分点,占比重64.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服务业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但大多数行业生产经营同比实现增长。从重点服务业企业看,前三季度全市规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4.2%,实现利润增长173.5%,绝对额已基本达到2019年水平。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1%。从项目看,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1个、投资规模130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和66.4%,已开工(入库)91个,开工率39.4%。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87个,同比增加24个,完成投资157.73亿元。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78亿元,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1.2%,较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3.80亿元,增长11.5%,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提高3和2个百分点。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存贷款同比增长9.6%,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九大类民生支出292.23亿元,同比增长8.4%。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8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83元,同比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24元,同比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3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同比增长16.1%。
统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呈现高开稳走态势,主要指标实绩符合预期。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当前我市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 (胡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