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7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运行平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知识产权在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半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43.3万件,注册商标201.8万件,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97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共发证4861件。全国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2.1万件,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纠纷调解5万件。截至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56.8万件,同比增长16.9%;有效注册商标量达4423.5万件,同比增长9.1%;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8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6.6万件。
上半年,我国国内专利商标拥有量稳步提升,拥有专利的创新型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5万件,占国内总量的七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180.4万件,同比增长23.3%。
数字技术领域专利储备进一步加强。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为计算机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基础通信程序,分别同比增长56.6%、38.2%和26%,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60万件,其中国内127.3万件;95个国家(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32.7万件,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所占比重达62.7%。2016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18.1%。
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2676.6亿元,同比增长64.6%,质押项目1.6万笔,同比增长56.9%。其中,质押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专利商标质押项目占比72.5%,惠及中小微企业1.1万家,同比增长54.4%,普惠范围进一步扩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指导地方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深化政银合作、丰富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开发智能化评估模型和工具,提升专利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江苏、浙江、广东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试点,充分发挥承诺制作用,免交纸件材料,在线审查周期压缩至1个工作日。
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同比增长7.1%,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3024件,同比增长12%。自2022年5月加入海牙协定以来,我国申请人月均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超过150件,位居全球前列。今年1至5月,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1577.8亿元,同比增长5.8%,知识产权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各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在护航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服务保障作用。目前,我国已布局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43家,覆盖27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