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 社会管理 > 正文

中国初步建成覆盖57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21-12-29 07:07:00
中国初步建成覆盖57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并加强常态化救助帮扶。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共有240.2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占三类重点人群总数的46%。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中国初步建成覆盖57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并加强常态化救助帮扶。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共有240.2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占三类重点人群总数的46%。

中国民政部28日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透露了上述信息。会议指出,2021年中国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新成绩,顺利实现“十四五”民政工作良好开局,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并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了兜底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2021年,民政部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依托低收入平台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等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修订完善低保审核确认、特困人员认定等政策,规范审核确认流程,适度拓宽对象范围。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共有240.2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占三类重点人群总数的46%。

会议强调,2022年,民政部在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方面,将齐心协力抓好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规范低保、特困供养审核确认和动态管理流程,合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助保障标准。

同时,有序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充分发挥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衔接联动机制。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精康融合行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标准体系。

标签:

责任编辑:尤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传媒智库及其子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